岭南半月谈丨胡衍军、屈致远、诸美艳:当前世界格局下的AI独角兽发展和全球投资布局
来源:岭南论坛 时间:2025-04-27
岭南半月谈是岭南影响力的一个子项目,以小型座谈会形式举行,每半月邀请业界专家,向听众们介绍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帮助从业人员加深行业了解,促进参会人员共商发展机遇,对自身职业发展形成更为清晰的规划。

一主题分享:企业的投资感想
胡衍军先生主要从“中美投资走势”“市场拓展与全球化布局”“AI发展五个阶段”“AI应用进展”“AI对各行业的渗透情况”“中美在AI领域投资布局分析”等六个方面展开分享。

(1)资本市场对中国AI实力重估
随着中国AI企业在应用层展现出独特优势,全球资本市场正加速重估中国AI产业价值。海外机构通过港股通、QDII、QDLP等渠道增持中国AI应用企业,反映资本对中国AI市场的强烈偏好。
(2)开源降低推理成本,推动AI应用爆发
开源生态打破技术壁垒,DeepSeek、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及阿里云算力开源使推理成本下降超90%,中小企业接入门槛从百万元级降至千元级,使AI从“高门槛研发”变为“低成本应用”,成为全球化市场拓展的核心驱动力。
(3)AI行业叙事转向:从基建到应用
AI行业投资逻辑从“砸钱买算力、囤芯片”转向“深耕场景、构建闭环”,企业依托场景深耕与本地化策略,在海外市场实现了增速,重塑全球化竞争逻辑。
AI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历史背景,共同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第一阶段是聊天机器人,实现基础自然语言交互,开启人机对话的初级连接,AI可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对话。第二阶段是推理者,AI具备处理复杂问题解析和提供高级推理能力,目前头部AI所处位置,标志着从简单交互向智能处理的进阶。第三阶段是智能体,AI能够独立执行长期任务,主动与环境交互、协同资源,展现目标导向的自主行动能力。第四阶段是创新者,AI突破传统规则限制,像科学家般探索未知领域,通过自主创新解决复杂问题。第五阶段是完整组织,AI全面管理和优化各种资源和任务,构建全系统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资源配置、任务调度的高度自动化与协同化,形成闭环生态。
4.AI应用进展

AI技术已实现在自动驾驶、教育、医疗和金融等不同行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尤其是自动驾驶被认为是AI应用最成熟、增量空间最大的领域,理论上已达到L3阶段,而其他行业如教育、医疗和金融则更多地利用AI作为辅助工具,提升效率而非实现完全智能化。
5.AI对各行业的渗透情况
互联网应用是大模型应用的先行者,广告、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进展相对快,农业、建筑、制造、能源等重资产行业进展相对慢。渗透比较高的典型AI应用包括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三个方向:
(1)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目前处于GPT-3阶段,今年将迎来ChatGPT时刻。最终攻克无人驾驶,需要依赖于大量算力和数据的支持,类似特斯拉。无人驾驶技术将深刻改变交通、能源、物流、居住和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重塑未来社会。
(2)人形机器人。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场景和突发情况方面仍存在局限。当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成本降低和用户体验提升后,将迎来新的科技时代。但目前还需要经历技术沉淀和市场考验。
(3)AI眼镜。2025—2026年将是厂商“卡位战”关键期,AI眼镜将是“下一代”独立的交互入口级产品。
6.中美在AI领域投资布局分析
当下两年将是中国加速AI进步发展的关键时期。2025年,美股头部公司,尤其是七大科技巨头(除GPU生产商英伟达外),纷纷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投入,重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国内头部科技公司也在持续加码AI领域,积极拓展相关业务。
国内预计在AI领域的投资金额相较美国较少,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美国对高性能芯片的出口管制限制了国内相关产品的采购。即使国内有强烈的采购需求,也难以大量获取高性能芯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AI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二是国内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投资成本效益高。
二主题分享:跨境投资通道浅谈
1.全球投资渠道
目前在国内要进行全球投资的合法渠道不少,如香港互认基金(MRF)、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以及美元理财产品等。其中,MRF是专为香港和内地投资者开放的新通道,与传统的QDII额度不同,MRF不占用QDII额度,投资者可以选择MRF进行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的双向投资。
除了以上方式,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港股通直接购买海外基金,或通过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银行,购买一些结构性的产品,参与海外投资。对于大湾区的居民,可以直接通过“跨境理财通”的南向通和北向通,投资香港的存款和基金产品,便捷地参与到海外投资中。这些投资渠道都是一种比较简单、基础的投资方式。
2.环球市场回顾
回顾2012年至2024年全球主要市场的表现,包括成熟市场、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A股、大宗商品和现金等,不同市场的年化回报与波动率的差异。成熟市场股票年化回报率最高,A股虽然年化回报率排第二,但其波动率却更高。
2024年,全球不同资产类别表现良好的是股票和黄金。2025年第一季度中港股票和欧股开局表现强劲,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或通过多种渠道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美国通胀表现可能上升,不过能源价格下降、货币升值及贸易转移等因素将有助于其他地区通胀降温。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与2024年四季度持平,环比增长1.2%。数据超出了市场一致预期,实现良好开局。这主要得益于工业生产及零售销售的超预期增长,同时,在关税摩擦升级之前的出口前置效应下,出口数据展现韧性也对增长有所提振。
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总需求边际走弱,叠加美国加征关税的大背景下,中国出口增速面临较大压力。面对这一情况,国内消费将成为今年支撑内需的关键驱动力,即将出台的各种措施将成为大力推动内循环的关键点。
3.投资的策略
屈致远先生和诸美艳女士对全球和美国股票持中性观点,关税政策明朗前,市场波动可能持续。虽然经济衰退风险已被部分定价,但若关税不确定性持续,股市可能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中美两国是最大的两个经济主体,尽管美国当前面临高额债务问题,但其家庭财务状况相对稳健,持有较多可支配收入,这为经济提供了韧性。此外,长期美国国债的抛售潮将可能很快消退,长端仍具配置价值。
建议投资者在投资时应先打好基本盘,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减少波动风险,再以一小部分资金追求超额收益,如投资AI等有潜力的领域。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回报预期,结合经济数据和市场动态,谨慎评估并调整投资策略。
主题分享结束后,胡衍军先生、屈致远先生以及诸美艳女士与现场参会人员就中美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个人的投资策略、企业出海战略、供应链管理及金融机构在帮助客户海外投资和管理资金方面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