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67542428765915
Half moon
talk Lingnan

岭南半月谈 | 王则柯 教授:读书教书六十年——校园旧事

来源:岭南论坛 时间:2024-08-24

导 读

岭南半月谈是岭南影响力的一个子项目,以小型座谈会形式举行,每半月邀请业界专家,向听众们介绍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帮助从业人员加深行业了解,促进参会人员共商发展机遇,对自身职业发展形成更为清晰的规划。

17398493428811888.jpg

2024年8月24日,岭南半月谈“文化艺术系列”在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区丰盛堂举行,本期活动由岭南影响力、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岭南影响力秘书长田静女士主持。

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曾经的镇院之宝——王则柯教授从康乐校园老建筑、石牌校园老建筑、两校建筑群对比等三大方面展开分享。王教授通过展示校园旧相片,讲解建筑设计和背后故事,带领观众“云游”老岭大、老中大,揭秘校园“隐藏路线”。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大校友及家属参加,其中包括不少中小学生,与王教授一道共同领略中大老建筑的文化魅力。

微信图片_20240827140929.jpg

17398503033073891.png


一、康乐校园老建筑

1952年,我国内地高等教育进行“院系调整”,将原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调整合并,组成现在的中山大学,校址设在原岭南大学旧址康乐园。

中山大学康乐校园是王则柯教授小学就读的地方,也是他大半辈子服务教书的地方。对于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他早已熟稔于心,更是蕴藏着深厚而真挚的感情。

图片4.png

康乐校园规划非常讲究,以红砖建筑为主体,绿树红瓦,夹以宽广的草坪,主要建筑沿校园南北中轴线两侧对称地分布从怀士堂、格兰堂、马丁堂,到中学宿舍、附小建筑群、马岗顶住宅......王教授耐心地对康乐校园建筑及历史进行了细致讲解。


0123怀士堂.jpg

格兰堂,又称“大钟楼”,美国肯尼迪夫人捐建,为纪念董事格兰而命名。格兰堂原为两层建筑、另有地下室,从外墙红砖颜色分层可见,格兰堂在后来加建了一层。王教授还给我们对比了格兰堂以前和现在的样貌,现在堂前的小型日晷和两根砖柱已被拆除,实在令人惋惜。

中大附小由原岭大附小校舍重新组建,位于校园里马岗顶西北山脚的弯道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六栋两层的“附小寄宿舍”和一栋陈嘉庚堂,七栋建筑从南到北,以四五十米左右的间距梯次排列。七栋建筑旁边是中大附小的下沉式花园,由亭子、假山、喷水池等组成,花园里还养有孔雀、猴子等动物。王教授认为,中大附小可能是国内现存最漂亮的百年小学。

王教授还跟观众分享了他的小学生活王教授称当时每个住校的小学生都配有一个帆布口袋用来放置每日脏衣,学生只需把口袋挂在床头,保姆便会将其收走,待衣服洗完晾干再为学生们送回来。


康乐校园以其园林著称,尤其从中山大学南门经过怀士堂一路延续到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的大草坪宽阔碧绿、平整精致已经成为中山大学的标志性景点。该草坪举办过多场国内外重大活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65年举办的首届“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活动,当时参加大联欢的日本青年在大草坪观看合唱舞蹈,受到了毛主席和其他领导的亲切接见,是那个时代我国领导人规格最高的民间外交。

图片5.png

王则柯教授在活动上对康乐园区的老建筑如数家珍,说到动情处,王教授甚至能准确道出校园里海南红豆树的种植位置,对康乐校园的关切和热爱展露无遗。


二、石牌校园老建筑

1931年开始建设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新校区。创校校长邹鲁立志要建设“全国最好的校舍”,赶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基本建成,至今仍保存良好。因国家院系调整,石牌校园被划分重组为现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址。

200IMG_6226.jpg

石牌新校面积很大,气势恢宏。建筑规划面积八千亩,外围还有两万亩农田、桑林和山野。王则柯教授表示石牌校园的规划建设注重功能分区,按照理、工、农、医等各科分门规划,以学院为组团布置,不难看出有向西方学习的影子。

宫殿式的文学院堪称那个时代中国建筑的杰作。外墙石脚的石碑,印证着她的历史;门楼的四根西式纺锤形巨柱,托着上方长方形的阳台;柱身的花纹采用中式古典元素。既富丽堂皇,又具欧陆风情。
微信图片_20240827110442.jpg

王教授继续带领观众深入欣赏石牌校园建筑的中西合璧与古今融合之美。法学院巍峨壮观,占地面积和教室数量均超过文学院,前方广场中央矗立着一个大型日晷,令人印象深刻。体育馆则是一座宫殿式的中西合璧建筑,工艺精美,现已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影院。由发电所改造而成的学生食堂也展现了校园建筑的独特魅力......

石牌校区十座院系大楼,一律采用中西合璧的水磨石地面和琉璃瓦屋顶,前有晋阶、门厅,外有回廊,内嵌庭院,雕楼画栋,富有气派,足以成为民国“黄金十年”和广东“陈济棠时代”的最好见证。王则柯教授还提示,游览石牌校区的时候可重点关注屋脊屋檐上的神兽装饰。

252IMG_4672.JPG

411IMG_4721.jpg

三、两校建筑群对比

最后,王教授深情地从建校背景、建筑风格、校园规划、居住生活舒适度等角度对两处老校园做了对比总结。两处建筑各有特点,或中式庭院,或西式小楼,一幢一屋都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历史。

两校在建筑风格上各具特色。私立岭南大学(康乐校园)由美国建筑师设计,或为外国人在我国办起来的最大大学;而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园)则由留洋归来的中国建筑师设计,可能是中国人自己创建的最大大学。两者的建筑风格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还展示了各自的历史传承与学术追求。

同时,两所大学校园规划都很好。两校学生宿舍标准都很高;康乐校园教授住宅标准比石牌校园高,是全国大学的天花板之作;石牌校园饭堂标准比康乐校园高;王教授非常喜欢两所大学都有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认为是大学吸引人才的重要制度体现。

微信图片_20240827105328.jpg

四、结语

听完讲座,不少校友们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生动地聆听母校故事,深入了解每栋建筑背后的历史,填补了许多先前脑中的空白。他们希望能够再次实地探访,细致欣赏母校的建筑,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韵味。

微信图片_202408271044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