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半月谈 | 庞海琼:挑战与机遇并存:2023年人才就业趋势解读
来源:岭南论坛 时间:2023-07-03
导 读
岭南半月谈是岭南影响力的一个子项目,以小型座谈会形式举行,每半月邀请业界专家,向听众们介绍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帮助从业人员加深行业了解,促进参会人员共商发展机遇,对自身职业发展形成更为清晰的规划。
2023年7月2日,岭南半月谈“创新创业系列”在深圳市南山区举行,本期活动由岭南影响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深圳校友会和猎聘网联合主办,猎聘大数据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庞海琼女士应邀发表了“挑战与机遇并存:2023年人才就业趋势解读”的主题分享。
一、数智化时代人才就业趋势洞察
2016年以来,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加大了青年人才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力图从多渠道扩容就业岗位,主要聚焦于高精尖缺、青年人才、海外人才、创新人才的就业激励。
2023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有不同程度的复苏,生产供给持续增加,消费和投资逐步恢复,就业市场总体稳定,但也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例如市场需求不足。对企业和就业者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况。
就业模式趋于多样化,但结构性矛盾仍凸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逐渐发展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发展使劳动世界产生新的变化,就业形态和工作模式日益多样化。但是,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如: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高技能人才短缺等等,“求职难”和“招工难”问题并存,仍需要加大就业市场供需平衡方面的调整力度。
二、就业市场及人才择业趋势变化
从2023年开年后的新发职位和人才投递的占比来看,互联网、半导体就业机会最多,房地产、机械设备是投递的热门。互联网就业吸纳能力较强;半导体关乎工业发展命脉;新能源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提升全民绿色低碳环保生活的品质。这些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较好,用人需求较为旺盛。而人才投递最活跃的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互联网、机械设备。总体来说,互联网和机械设备两个行业呈现出人才供需两旺的火热趋势。
从城市求职和吸引热度来看,沪京深位居前三,机会多多。长三角、大湾区,这两大城市群囊括的城市多,经济实力强,新旧产业均较发达,对人才的需求也较为迫切。薪资方面,上北深名列前三,新发职位的招聘年薪中位数超20万。
战略新兴产业是求职的热门行业,呈现出人才紧缺、年轻化、高学历化和高薪酬的主要特点。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智能制造、生物技术、芯片、物联网、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整体人才紧缺,智能制造人才缺口最大。多数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多数战略新兴产业30岁以下人才占比超三成。战略新兴产业整体呈现高学历化特征,硕博人才占比总和均高于21%,高于平均水平。其中,智能制造硕博学历占比超60%。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人才薪资较高,平均年薪在20万左右,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区块链人才实际平均年薪较高,而绿色低碳、新材料则相对较低。
图:近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招聘平均年薪及其涨幅(图来源:猎聘大数据)
总体而言,互联网、机械设备和战略新兴产业是人才择业的热门选项,超一线城市和大型城市圈对人才的有着迫切的需求和强大的吸引力。
三、2023热门领域就业分析
(一)ChatGPT 引爆舆论场,企业重金求才
ChatGPT无疑成为今年开年以来国内外最火的话题,国内不少大厂纷纷试水这一领域,在人才市场上也掀起一股AI热。与ChatGPT紧密相关的三个领域分别是:代表其核心新技术的AI大模型、代表产品形态的对话机器人、代表产品功能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其中大模型领域是众多企业家躬身入局的最爱。从三领域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来看,AI大模型增长最高,为10.16%;AIGC同比有微涨,为2.39%;对话机器人则出现了下降,比去年同期下滑了38.06%。
在ChatGPT相关三领域的新发职位中,AI大模型领域,算法工程师招聘年薪中位数位居第一,为45万;对话机器人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招聘年薪中位数排名第一,为42万元;AIGC领域,机器视觉招聘年薪中位数最高,为54万。
ChatGPT相关三领域硕博学历总和均超32%,高于人工智能及互联网。三领域高学历人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AIGC领域的硕士和博士人才增速最快,分别为14.17%、24%。AI大模型博士人才的增长远远高于该领域的硕士,前者为14.29%,后者为3.39%。
ChatGPT相关三领域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其平台广、高薪酬的特点也令求职者心往神驰。
(二)科技赋能,机械制造换新颜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其重要性在就业市场显著提高。2023该行业新发职位占比上升至10.18%,排名第二,仅次于IT/互联网/游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6%,机械制造行业进入了头部人才吸纳梯队。
作为传统行业,机械制造近年来一直从新兴科技领域吸纳创新力量,加速自身的转型和升级。机械制造人才紧缺指数(TSI)最高的十大二级职能中,硬件、新能源、人工智能位居第一至第三,其TSI分别为5.79、5.15、4.37。TSI(Talent Shortage Index)意为人才紧缺指数,如果TSI 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如果TSI 呈下降趋势,表示职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难。
机械制造业纳才年轻化趋势凸显。投递机械制造业的25岁以下人数激增超300%,位居所有年龄段之首;占比从2022一季度的33.41%上升到2023一季度的45.25%,这充分说明,机械制造对于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已逐渐增强。
传统机械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复苏机遇,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其重回到年轻人才的视野之中。
(三)深化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提供发展新动能
随着各类组织数字化转型的深化,数字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其中产品经理需求最多,占比为4.87%,而算法工程师招聘薪资中位数最高,为37.5万。
图:2023数字经济领域新发职位三级职能分布TOP10及其招聘薪资(图来源:猎聘大数据)
IT/互联网/游戏行业中的数字经济职位超3成,金融行业数字经济职位招聘薪资最高。数字经济类职位遍布各大一级行业,分布最多的三大行业是IT/互联网/游戏、电子/通信/半导体、机械/制造,占比为31.39%、14.31%、13.42%。在这些行业中,金融行业数字经济职位招聘年薪中位数最高,为27万。
从城市分布来看,数字经济具有明显的城市集群特征,东部、南部较为发达。在四大城市群中,长三角数字经济新发职位最多,占比45.99%;粤港澳大湾区位居第二,占比29.19%;京津冀第三,占比17.4%;成渝最少,为7.43%。数字经济职位最多的前三城市是上海、深圳、北京。
数字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都很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是就业市场中最受追捧的领域之一。
(四)金融行业数字赋能,价值重生
财富管理布局影响职能需求,小规模企业活力逐渐凸显。理财、销售类等职能需求在金融行业里始终处在较高地位,服务一定级别金融资产客户的私人银行家需求占比呈现逐年上涨趋势。100-499人规模企业新发职位占比居历年之首,100人规模以下企业新发职位占比在近3年逐步升高。
从城市分布来看,华东金融人才需求最旺盛,华东地区从2020年后人才需求逐渐上涨,到2023年占比超过四成;华北和华南的人才需求均占20%左右;西南和华中地区占比超过5%;东北、西北地区人才需求占比均不足5%。在2019至2021年,北京人才需求居全国第一,2022年后被上海超越,这与上海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健全、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构筑、金融对外开放走在全国最前列等因素息息相关。
从人才需求来看,两端工龄需求上升,本科以上学历更加热招。1年以下需求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这与金融行业较多企业偏好塑造符合自身企业文化风格的员工有关,他们会通过引进工作经历少的“白纸人才”进行内部培养,以增强员工忠诚度和对企业文化认同度;8-10年工龄人才需求逐渐增多,面对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越来越多金融企业期待有丰富资源、专业能力过硬的人才加入。随着行业愈发重视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服务型从业人员需求降低,对本科及以上人才需求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大专及以下需求占比逐年下降。
总体而言,金融行业人才供需仍不平衡,但紧张的形式有所缓解。行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学历背景,期待高素质有资源的人才加入。此外,行业转型和变革影响人才需求,金融行业财富管理转型,并且与互联网的交互越来越频繁,对私人银行家和IT技术类职能的需求愈发激烈。
四、2023人才求职意向
在当前环境下,求职者更倾向于什么类型的企业?选择一家企业最看中的因素有哪些?调查显示,求职者择业意向排名第一的是国企,占比29.7%;私企排名第二,占比24.85%。在诸多择业因素中,最被求职者看重的是“薪酬福利”和“稳定性”。
在2022年的投递榜单中,前四依然是字节跳动、腾讯、美团、小米等互联网大厂,第五是机械制造业内的领军企业“三一集团”,成为了本年度最大黑马,其名次从第12上升至第5。此外,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蔚小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集体冲进2022年的TOP25榜单,成为人才市场新势力。
在职看机会的人才增多,低薪段人才跳槽欲望更强烈。2023在职看机会的人才同比增长为17.36%,此类人群薪资段主要集中在15万以下,占比总计为65.14%,其中10万-15万、15万以下的人才各占32.57%。对比上年,10万-15万年薪的在职看机会的人才占比上升最多,为13.58%。这表明,相对低收入的人群跳槽欲望更强,而高收入人群对跳槽则较保守。
求职者的意向和薪酬待遇、稳定性高度相关,国企、大厂和崛起速度较快的独角兽企业往往是求职者的首选。
五、2023企业招聘要求
大中型企业招聘更侧重全面能力,小企业更注重人岗匹配。相比以往,2023年企业招聘两大变化体现在:对人才各方面能力要求更高、对人岗的匹配性要求更细,两者得票率为65.28%、63.8%。
随着技术的发展迭代,企业需求高学历人才呈上升趋势。对比 2022年,2023上半年企业职位对高学历的需求增长强劲:对硕士和博士的需求增长了85.31%、85.10%;对本科的需求增长了35.85%;而对大专的增长仅为5.89%。
图:2023年整体新发职位对不同学历的需求比2022年的增长率(图来源:猎聘大数据)
超七成企业有校招名额,校招最多的行业是能源、金融、半导体。相比以往,企业校招更注重应届生的三大因素是:专业与岗位的直接相关性、相关实习经历或社会实践、未来的潜力和可塑性。而名校出身、更高的学历所受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排名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一,这表明企业用人对里子的重视超过面子。
企业对人才的学历和专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市场上,强者恒强一直是主旋律。
六、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做好职业规划
个人的职业规划可以分为适应期和稳定期。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普遍在23-30岁之间,在此期间,可以通过职场试错的确定为终生职业,谋求职业发展,尽快进入稳定。稳定期则是31-44岁,在此期间个人的职业追求是致力于实现稳定的职业目标,培养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应对中年职场危机。
个人的职业定位可以通过“四业”原则来确定。行业定位——选对趋势“向上”的行业。企业定位——选择企业,你最看中什么?是企业文化?发展空间?还是公司品牌?专业定位——专业技能成就个人价值。职业定位——把自己的工作打造成“金饭碗”,不太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岗位应该成为就业的首选。
打造个人品牌是求职者在人才市场的必胜法宝。求职者可以从专家身份、兴趣特长和特别技能三个角度给自己贴上特殊标签。专家身份是指在行业纵深上吃透一个领域,且能跨领域进行知识整合,实现多元化发展。兴趣特长是求职者的加分项,有趣永远是重要的社交货币,可以尝试广泛的兴趣爱好,并专研一两个精通的。此外,写作、演讲、视觉导图、大数据分析力等特别技能也是求职者出奇制胜的重要武器。
要在繁杂的人才市场信息中发现机遇,就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定位,而亮眼的个人品牌能让求职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分享结束后,庞海琼女士和与会者就个人求职心理状态、人才市场发展趋势、求职预期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职业机会一直是每个人都在关注的话题,经济复苏、供需结构的不平衡等大环境因素意味着人才市场将持续处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状态。无论是职场人还是求职者,都应该重点聚焦于自身,做好职业规划,锤炼过硬的职业技能,才能在职场上有更好的发展,毕竟人生没有所谓的终点,只有不断的自我修炼。